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服务,收费是理所当然的,但有一种按节税额的比例收费模式,可能会存在一些风险问题。
举一个例子,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涉税服务,收费模式有的是按节税额的10%到30%,一般节税额越大,收费比例越低,为什么成反比呢?据一位资深税务师事务所合伙人介绍,收费太高也意味着风险大,所以节税额太大了一般就不按比例收费了,大家谈一个彼此接受的价格就可以了,我非常认同这位资深合伙人的观点,一个能够主动控制自身风险的事务所,也一定会主动控制服务对象的风险,一般情况是这样的。
我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一些可能不太懂得控制风险的中介机构的操作模式,坐在办公室就能完成的审计报告或涉税鉴证,大体是不靠谱的,没有抽查凭证,如何形成工作底稿?即便能做出来底稿,又如何能经得起推敲?
我们以研发高新服务为例,比如,某中介机构的收费模式是按节税额的10%,企业当年汇算清缴申报享受了研发费用2000万元,假设都能加计扣除,加计扣除额=2000万×75%=1500万元,节税额=1500×15%=225万元(假设是高新),中介机构收费额=225×10%=22.5万元。
以上述例子再继续假设,中介机构在企业汇算清缴申报前进行了测算,对收费22.5万元不满意,希望能多收点,怎么办呢?加大研发费用基数,进而加大加计扣除金额,增加节税额,从而增加收费额。
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非研发人员的工资可能就变成了研发人员的工资,据说某些中介机构能指导企业把财务人员甚至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资列入研发人员,就差把总经理董事长的工资列进去了。
这样一来,整个公司90%以上人员工资都是研发工资,研发费用大幅增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大幅增加,节税金额大幅增加,当然,收费也大幅增加!企业高兴,因为节税!中介机构高兴,因为收费!操盘手高兴,因为立功有赏!多么一片祥和的景象!是不是干的很漂亮?
不重视重大税务风险,最终等来的只能是补税、滞纳金,甚至罚款!不要以为过了几年就没事了,研发高新备查资料至少要保存十年,税务机关对税款的追征期限最长可以是无期,不择手段省的那点税,要吐回去不说,还要加收滞纳金,如果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可能定性为偷税,如果超过5万元并且偷税额占全年应纳税额比例超过10%即构成逃税罪!逃税罪意味着最高7年徒刑!当然你也可以模仿范冰冰躲过牢狱之灾,但也只有一次机会而已。
当然,上面只是一个案例的缩影,素材来源于我的一个学生的倾诉,他所在的公司存在这种情况,他虽然是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却感到无能为力,给老板提建议,老板没当回事,轻描淡写的,认为没事大家都这样,你看范大美女不也没啥事吗,我们怕啥。
一声长叹!
不重视专业税务建议,估计结果不会太好,当然有人说到时候可以找关系,你以为关系可以摆平一切?再大的官也有落马的,就你那点脆弱的金钱利益关系,还想金枪不倒?
分析事件根源,还是中介机构惹的祸,按节税比例收费,助长了中介机构的贪心,所以就不计后果的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基数,当然,客观的说,也有负责任的中介,即使是按节税模式收费,提供服务也是很专业很认真负责的,这要看你有没有这么幸运遇到靠谱的中介。
但是,也不能把责任完全推给中介,企业层面的原因才是内因,不重视税务风险,或者说不重视财务税务负责人的意见才是根本原因。
说实话,也挺替我的那个学生的企业担忧的,但爱莫能助,也只能写点东西替你声援一下而已,别指望我帮你摆事,企业不改过自己,神仙也帮不了,有谁愿意在刀尖上行走呢,只有无良的中介机构并且遇到了对税务风险无知且无畏的企业吧!
选择中介机构合作,一定要找靠谱的!如果你无法做出辨别,我可以帮你推荐,并且会跟踪中介机构的服务过程,不靠谱的一律淘汰!